□ 邹陶嘉
文化遗产是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人类创造遗迹和文化表现形式,包括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两大类。英国文化理论家雷蒙·威廉斯在《长期革命》(1961)中将文化分为三种类型:一是“理想型”,文化是人类追求完美的一种心灵状态或过程;二是“文献型”,文化是知性和想象作品的整体;三是“社会型”,文化是对特殊生活方式的描述。
产业遗产属于文化遗产的一种,带有很强的社会实践性。按国际惯例,产业划分为一、二、三次产业,产业遗产也相应划分为一、二、三次产业的遗产。产业遗产,一曰保护,二曰传承。江苏泰州产业遗产传承利用,因地制宜,走出了自己的道路。
一、一产遗产:自乡土闻名世界
第一产业是指农、林、牧、渔业(不含农、林、牧、渔专业及辅助性活动),本文以农业为代表进行重点论述,稍涉林业、渔业。农业遗产是指人类与其所处环境长期协同发展中创造并传承的独特农业生产系统、农业生产经验、生活经验及农耕文化等。
1、老农歌新韵味
农作民歌兴化茅山号子,可分为车水号子、栽秧号子、薅草号子、挑担号子、碾场号子、掼把号子、牛车号子等。1956年,茅山镇民歌手朱香琳的茅山号子《山伯思想祝英台》唱到首都,受到中央领导人接见,并在世界青年联欢节上获银奖。2008年,电影《号子茅山》参加了第十四届法国马赛国际电影节。2011年,茅山号子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遗名录。兴化林湖秧歌被中央音乐学院收为视听教材,曾登上央视舞台,并流传十多个国家和地区。兴化周奋西江月号子成功入选市非遗保护工程,1980年出版的《兴化民歌选》收录数首西江月栽秧号子。
2、老田地新气象
国内“遗产旅游”的概念由王大悟1999 年7月发表在《社会科学》期刊上的《巴拿马旅游业 TCR 行动计划述评——兼析生态旅游和遗产旅游概念的内涵》一文首次提出,认为“遗产旅游涵盖人类有文明史以来的一切创造物,遗产旅游囊括了人文和自然两方面的遗产资源,包含了生态旅游概念在内”。农业遗产旅游,即以农业遗产作为旅游对象的旅游活动。
兴化垛田从唐代开始出现,明清时形成规模。这是一种低洼地水土利用方式,先民们架木浮田、垒土成垛、垛上耕种。兴化垛田2011年被评为省文保单位,2019年升格为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第八批)。“兴化垛田传统农业系统”2013年入选第一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2014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兴化垛田灌排工程体系”2022年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第九批)。千垛景区已成为省四星级乡村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120万人次,旅游收入6000万元。
垎田,又称“垎岸”、“圪岸”,四周环水,相比垛田则更细小破碎。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旱稻》提出,“凡下田停水处,燥则坚垎”。全国生态文化村、国家森林乡村姜堰区淤溪镇周庄村依托独特的垎田水乡资源,在泰州乡村旅游发展中画下靓丽的一笔。海陵区华港镇港口村一带也有不少垎田遗存。
泰兴国家古银杏公园位于宣堡镇,2013年12月获批国家级古银杏公园,有古银杏群落达15个,是全国面积最大、数量最多、树龄最高、保护最好的古银杏群落。泰兴银杏栽培系统2015年入选第三批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
3、老渔艺新体验
中国历史文化名镇兴化沙沟古镇的渔民先后创造了近百种渔具、渔法,主要形成了网、钩、罩、罱、笼、卡、叉、簖等十八个捕钓帮别,俗称“十八帮”。2010年,里下河淡水渔业文化博物馆开馆。2018年4月,沙沟举办古法捕钓“十八帮”开帮仪式,数百名渔民利用各种渔具在河道里捕鱼,重现古法捕钓的场景。2019年,沙沟打造集参观、旅游、娱乐、研学为一体的古法捕钓“十八帮”渔文化风情园。
二、二产遗产:用历史链接未来
第二产业是指采矿业(不含开采专业及辅助性活动),制造业(不含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本文重点涉及制造业,下文统称为“工业”。
工业旅游是以现有的工厂、企业、公司及在建工程等工业场所作为旅游客体的一种专项旅游,通过工业与旅游业的结合,让游客了解工业遗产与工程操作等全程。工业旅游的雏形初现于20世纪中期欧美国家的工厂观光游。我国在20世纪90年代引入“工业旅游”的概念。1999年,海尔集团推出“海尔工业游”项目,将海尔现代化生产线、产品展室和海尔科技馆作为旅游产品开发。2004年,国家旅游局授予我国首批103家工业企业“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称号,为国内发展工业旅游提供样板。2016年,国家旅游局发布《全国工业旅游发展纲要(2016—2025年)》,明确到2025年,我国将创建1000个国家工业旅游示范点、100个工业旅游基地和10个工业旅游城市。2021年5月,工信部、发改委等八部门联合印发的《推进工业文化发展实施方案(2021—2025)》,提出“打造一批具有工业文化特色的旅游示范基地和精品线路,建立一批工业文化教育实践基地,传承弘扬工业精神”。
工业遗产是具有历史价值、技术价值、社会意义、建筑或科研价值的工业文化遗存。工业遗产旅游是指在废弃的工业旧址上,通过保护和再利用原有的工业机器、生产设备、厂房建筑等,将其改造为旅游目的地。英国在20世纪50年代首次提出“工业考古学”的概念,工业遗产旅游起源于英国,是从工业考古、工业遗产的保护中发展起来的。20世纪80年代,工业遗产旅游开始在欧洲兴起,并逐步在全球各地开展起来。2000年以后,工业遗产的概念和保护开始逐渐为我国社会各界认同。2001年首批国家工业遗产保护名录提出,青海第一个核武研制基地及大庆第一口油井进入该名录。2006年,中国工业遗产保护论坛在无锡召开,《无锡建议》的通过,标志着我国工业遗产保护进入了实质性阶段。2018年1月,中国工业遗产保护名录(第一批)正式公布。2021年末发布的《“十四五”旅游业发展规划》提出“鼓励依托工业生产场所、生产工艺和工业遗产开展工业旅游,建设一批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2022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文化发展规划》,指出要“加强对工业遗产资源的活化利用,开发旅游用品、特色旅游商品,培育旅游装备制造业,发展工业旅游”。2022年11月,文化和旅游部推出北京市751园区、天津市长芦汉沽盐场、河北省山庄老酒文化产业园等53个国家工业旅游示范基地,其中近1/3与工业和信息化部认定的国家工业遗产项目高度关联。
泰州是长三角工业强市,位列赛迪顾问“2022年中国先进制造业百强城市排行榜”第43名。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45个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名单,泰州占2个,分别是“泰州市、连云港市、无锡市生物医药集群”、“南通市、泰州市、扬州市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集群”。泰州确立了“一个产业体系、四个特色产业集群”,即大健康产业体系,海工装备和高技术船舶、汽车零部件和精密制造、化工及新材料、光伏和锂电四大特色产业集群。不凡的当下,源于辉煌的曾经。1949年前,泰州工业的主力号称“三泰”,即泰来面粉厂、振泰电厂、华泰纱厂。建国后的七十多年,泰州工业发展迅猛,先后涌现出春兰集团、扬子江药业、新世纪造船等大型知名企业。
1、老文保新风采
泰来机制面粉厂始建于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地处海陵城西九里村老通扬运河北岸,是泰州最早具有近代意义的工厂,被列为市文保单位。2019年,泰来面粉厂工业遗址文化复兴项目正式立项,竣工后为我市古运盐河文化带建设再添光彩。
2、老厂房新天地
梅兰集团通过文工联动发展,利用泰州老化肥厂建成梅兰文创园。自2018年成立以来,文创园积极引进高端文化、教育、传媒等机构入驻,集巴秋美术馆、北京荣宝斋画院泰州写生创作基地和泰州教学中心、泰州艺术品交易市场(泰州古玩城)等于一体。
利用林海集团北厂区升级改造而成的瑞力·泰渡双创街区,总投资10亿元,项目建设已进入尾声。在充分保留原工厂旧工业文化元素的基础上,融入现代建筑设计理念,将打造成集文化创意、科创办公、高端配套等为一体的综合型体验式街区。
泰州梅兰春酒厂以老厂区建成梅兰春文化创意园,以“清明上河图”为蓝本,采取修旧如旧的形式,打造展示传统酿酒工艺、弘扬酒文化的酒类博物馆和集娱乐、餐饮、商贸于一体的“宋朝一条街”。
据悉,对区内企业闲置土地、厂房情况进行系统摸排,海陵区共梳理出41个企业、12个老旧厂房可用于改创文化园区,经区委区政府研究,其中9个已列入服务业“改创文化园区”工程。
3、老遗存新玩法
泰州西南城河的老水泥厂搬迁后,留下两座高大的均化库。城河提升项目将此工业文化元素融入城市改造,赓续城市文脉。老水泥厂均化库现已成为时尚文化打卡热点——上面既画着在泰举办的第二十届省运会的吉祥物泰宝、凤娃,也绘有潮人体育项目,打造出功能与情景交融的城市文化新地标,体育、青春、涂鸦元素亮眼吸睛。
三、三产遗产:从古城走向全国
第三产业是指除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以外的其他行业。第三产业遗产是指在第三产业发展历史中形成并遗留下来的老字号、相关设施、特色商品及具有时代、地域特征的经营经验、思想等。第三产业遗产旅游是以第三产业遗产项目作为旅游对象的旅游活动。本文重点涉及批发和零售业、仓储业、餐饮业、居民服务。
1、老字号新机遇
清康熙六十年(1721),迁居兴化的扬州人方石川开设药号,取《史记·扁鹊仓公列传》中“饮是以上池之水,三十日当知物矣”的典故,定名为“上池斋”。兴化上池斋2002年被列为省文保单位,2013年入选全国重点文保单位(第七批)。药店至今正常经营,主营丸、散、膏、丹,兼营饮片,保持传统格局和风貌,成为兴化金东门景区老字号旅游的重要景点。
据史料记载,泰州地区茶叶经营者多来自徽州等地,至清代时规模较大的有25家,杰出代表有歙县洪氏和绩溪胡氏。泰兴裕泰和茶叶店地处黄桥镇东大街,19世纪末由绩溪胡氏家族创办,目前是黄桥古镇商业遗产旅游的亮点。洪氏家族始创的洪义和茶号,现则在姜堰区罗塘街道营业并设有网店。
2、老餐饮新蝶变
海陵富春、海棠春、泰兴仁和楼、兴化养和园、大华饭店、靖江南园宾馆等为代表的餐饮老店深耕本土市场的同时,泰州干丝、黄桥烧饼、靖江蟹黄汤包、沙沟大鱼圆等省、市级非遗美食已亮相国家级媒体,泰州早茶旗舰店开疆拓土,进军国内一线城市。
传统餐饮发展,下一步可选择竞逐号称中国版《米其林指南》的“黑珍珠餐厅指南”,这是2018年美团在业内发布的首份中国美食标准的美食指南,省内已有南京、苏州、扬州、无锡四城餐饮项目入选“黑珍珠餐厅”。
3、老仓库新面孔
泰州轮船码头,曾是泰州内河货运与客运的重要集散地。泰州轮船站建于1950年12月,分上坝、下坝两处营业。后随着公路交通的兴起,水运日渐衰落,轮船码头停运,上河码头货运仓库闲置。2020年5月,利用上河码头货运仓库改造布展的江苏盐税博物馆开馆,是全国首家以盐税文化为主题的博物馆(此处靠近古代盐税征收机构泰坝衙署)。
市内可盘整利用的三产遗产还有高港泰昌生木号、龙泉池浴室、泰州三粮库等,均已列入市文保单位。泰昌生木号始建于民国初年,为湖北大冶木商刘汉舫聘请家乡名工巧匠兴建。龙泉池浴室始建于清朝末年,自落成至2010年一直在经营。泰州三粮库始建于1950年,为仿日式散贮粮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