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遗在传承及发展中面临哪些挑战?如何推动非遗与旅游的融合发展?8月28日,“入梦海岛·遗脉相传”长岛大黑山岛首届海岛非遗文化艺术季在长岛大黑山岛拉开帷幕,在座谈会环节,山东工商学院工商管理学院副院长焦念涛围绕“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的路径与建议”进行了分享,聚焦非遗保护传承与转化的痛点,把脉文旅融合发展新趋势。
非遗带来多元体验
但也存在三大痛点
“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是文旅融合重要实现途径,在目前构建出来的(世界级)国家级、省级、市级、县区级的非遗体系中,非遗都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座谈会现场,焦念涛介绍,人们对非遗的认识,经历了概念导入、产品体验、文化认同的演变。
“巴黎奥运会上,18岁小将邓雅文,颁奖典礼上佩戴白玉发簪,乒乓球冠军陈梦佩戴的金镶玉,都是非遗制品,中国文化走出了国门,代表着文化自信。”焦念涛介绍,目前,单纯的观光游览已经不能满足游客的需求,游客更愿意融入目的地体验当地民俗文化活动、参与到具有当地特色的非遗表演互动中来,品尝舌尖上的非遗。
同时,焦念涛表示, 非遗在传承发展中也面临着很多显示问题和挑战。比如非遗文化传承面临人才短缺。非遗的两端都牵着人,非遗的传承和传播都需要人的参与,非遗之所以能够传承千年,源于民族的自豪感和民间生活的仪式感。当前,民间非遗传承人往往年事已高,传承人才也严重短缺。新生事物的多元化也对非遗带来一定的冲击,游客消费需求不再满足于“静、平、慢”的非遗输出,而更热衷于现代潮流生活方式,转移了用户对传统非遗的关注度。
另外,非遗经济价值转化手段单一。非遗文化的保护和传承单纯依靠情怀无法持久,同时还需要资金、政策、市场的支持。而目前,非遗产品的个性化、特色化、实用性方面依然存在差距,致使很多旅游项目从老同质化走向新的同质化。
由“输血”到“造血”
要创新实现非遗价值转换
在直面问题的同时,如何解决问题?推动非遗与旅游融合发展,是解决非遗传承与保护及经济价值转化的有效路径,也是非遗发展的必要措施。
非遗活动及相关产品成为文旅服务的重要支撑要素,丰富了产品内容供给,增强了文旅项目对游客的吸引力。焦念涛介绍,非遗与旅游的融合,不仅要给非遗输血,还要通过产品化、商业化、品牌化等实现非遗的价值转化,自我造血,才是长久的融合发展之策。
要将非遗产品化,做好上下游产品延展。“以前,曾经有一位传承人说,武术不好转化,后来在某一个景区,就出现过穿着锦衣卫服饰,经过编排的多人表演多种武术的演出,深受游客喜爱。”焦念涛介绍,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及传播方式的变化,非遗产品也从线下走到了线上,根据某电商平台发布的报告,2023年,平台上非遗传承人带货成交额同比增长194%,成交额超过百万元的非遗传承人数量同比增长57%,说明更多的非遗传承人,把技艺展示已经带到新媒体营销中,让一些非遗项目能够通过网络的方式传给消费者。
将非遗品牌化,提升产品品质标准与价值锚定。增强非遗项目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提升市场核心竞争力。“单个非遗做品牌化难度比较大,黑山乡有丰富的物产和文化,可以考虑做一个整体的地方品牌。”焦念涛介绍。
将非遗商业化,实现价值转化。无论是非遗技艺制品还是具有表演属性的杂技、舞蹈、戏曲,通过商业化的运作方式,促进非遗文化价值向经济价值转变。比如河北廊坊的《只有红楼梦》,把名著搬进景区,把非遗嵌入演艺,增加了非遗的附加价值,增加了游客停留时间。
打造特色集聚业态
为非遗注入新的活力
焦念涛介绍,要促进非遗文化的传承并吸引更多的人参与到非遗项目中,仅靠情怀是难以长远维持的。要让非遗传承人能够得到对应的回报,企业能够通过非遗直接或间接地增加收益,城市能够通过非遗展现独特文化魅力,丰富城市品牌内涵,这样才有助于非遗文化的传承与保护。
要将非遗产业化,做好特色非遗的集聚业态。非遗产业化是将非遗文化转化为生产力的关键,通过打造非遗+景区、非遗+展演、非遗+展览、非遗+研学等,形成集观光、购物、娱乐、体验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旅游综合业态,为游客提供丰富的非遗文化体验。比如保定宴和唐山宴,都是非遗消费综合体,有各类非遗产品进行表演、展示和售卖。这些都是非遗产业化的典型代表。
将非遗现代化,融入现代生活。在高速发展的时代进程中消费者的审美及消费需求发生变化,非遗与旅游的融合也应结合当下消费需求进行创新,比如以非遗为纽带,将守艺人工作室、传习基地、非遗工坊纳入精品旅游线路,开设研学旅游课程,通过非遗表演打造演艺业态,为非遗文化注入新的活力和元素。